专栏主编:刘赫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
神经介入科副主任
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
日本神经外科博士 博士后
北京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副会长
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
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学术委员
《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》编委
《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》 编委
中英文论文《BRAIN》等30篇
科研课题7项
这个病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,但一直心念着总结出来。这段终于有个空闲,把脉络梳理一下,分享给大家。从开始的不知何故(WHY),到逐步试着去解决(HOW),是一段惊险的回味。
病情介绍
🌱女,59岁。突发头痛,呕吐,意识不清2小时。
🌱昏迷状态,双瞳孔等大正圆,光反射迟钝。
🌱既往:肾癌术后11年
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
术前头部CT
左侧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(破裂型)
LVIS+Coil
动脉瘤不显影,术毕
*术中静脉给与肝素3000 u,导管内缓慢注入替罗非班总量累计13 ml
术后未做麻醉苏醒,直接回ICU治疗
朋友们,以上是续篇
接下来才是噩梦的开始……
WHY?(为什么?)
因为患者术前血小板正常,所以从治疗措施中找原因:
1、亚低温治疗 ?
2、舒普深 ivgtt(因发病时意识不清,有误吸)?
3、替罗非班4 ml/h iv slowly ?
4、胶体等改善微循环药物?
究竟谁是元凶?
HOW?(怎么办?)
担心诱发出血,于是初步的应对措施
1、替罗非班减量至2 ml/h(不敢停,因为留置了LVIS,且覆盖了脉络膜前动脉)
2、请血液科、感染科会诊
3、仍无确切结论……
但是接着,血小板数目又连续两个断崖式下跌!
(图横轴是日期,纵轴是血小板数量)
WHY?
1、肝素介导血小板降低?(偶尔会有,但仅限于二次使用时发生)
2、替罗非班介导血小板降低?(竟有这样的事?)
3、其他因素不会造成这么恶性骤变吧……
HOW?
1、反复询问家属,患者既往做过肾切除,但未使用过肝素
2、停止亚低温,开始复温
3、紧急联系上厂家,测试是否为使用肝素造成的
4、给与利可君升血小板,同时备血浆
5、停用替罗非班,改用氯吡格雷75 mg Qd单抗
1、术后Day2晚上紧急测试结果,排除肝素诱导的血小板下降(HIT)
2、查到了关于替罗非班诱导血小板降低(GIT)数篇论文
于是开始重点怀疑替罗非班!
术后Day3,血小板继续降低至37*109
HOW?
1、不得不停氯吡格雷(至此没有任何抗血小板药物,更加担心支架内血栓形成)
2、地塞米松、利可君、白介素11
3、输血浆
接下来的几天内,血小板一直在极低的范围徘徊,不能再低了,因为会大出血,会万劫不复……
终于,术后一周血小板数目开始回升!
HOW?
开始恢复给氯吡格雷,单抗
接下来血小板计数目进一步回升!
HOW?
开始标准双抗
最后给大家展示一下全程血小板变化曲线
术后35天交通性脑积水,行L-P shunt
🌱分流术后30日,神清,言语略迟缓。右侧上肢肌力3级,下肢2级,
🌱术后2年,患者言语稍缓慢,独立行走。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。
事后总结
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类
定义:血小板计数<10万/ul或较用药前下降≥50%
🌱血小板生成减少
🌱血小板破坏增多
🌱血小板分布异常
🌱假性血小板减少
介入围手术期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分类
🌱假性血小板减少
🌱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
🌱血小板糖蛋白Ⅱb/Ⅲa受体拮抗剂致血小板减少(GIT)
🌱阿司匹林及ADP受体拮抗剂引起的血小板减少
What is the GIT ?
🌱替罗非班的发生率为0.2%-0.5%
🌱免疫反应介导
🌱血液中存在血小板表面抗体,替罗非班可以诱导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发生结构改变,导致新的抗原决定簇产生,从而被存在于血液中的抗体识别,并被免疫球蛋白包裹,从循环中清除。
GIT治疗
🌱血小板在用药后2~6 h 内就可以明显下降,可以延续至24 h,多于停药后2.1d血小板计数可恢复
🌱立即停用GPⅡb/Ⅲa受体拮抗剂以及其他抗 血小板和抗凝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
🌱推荐当血小板低于10×109/L时输注血小板,补充纤维蛋白原,无出血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首选输注免疫球蛋白
百家百言·第96期|刘赫:双侧狭窄与动脉瘤串联病变的介入治疗
百家百言·第77期 | 球囊导入法-Navien管到位的法宝